查看原文
其他

海南河溪水下的多彩世界

陈辈乐 嘉道理中国保育
2024-09-09

2021年10月《森林与人类》杂志推出了一期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主题的特刊,全面展现海南热带雨林壮美的景观、多样的物种,以及令人惊叹的植物奇观和万物生灵的纷繁绚烂之美。


 



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雨水充沛,林木茂盛,群山环抱,发育出不计其数的山溪,流至谷地汇集成河奔流入海。据统计,全岛有154条独流入海的河流,主要有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三大水系,流域范围占全岛面积的一半。这些大小河溪鱼类资源丰富,早在1899年便有来华学者采集海南岛的鱼类,及后陆续有中外学者研究海南岛的鱼类。但除了鱼类学家和狂热养鱼爱好者外,极少有人关注海南淡水鱼类的状况及保育挑战。


本文作者通过介绍海南丰富多彩的淡水鱼世界和一些潜入岛上大小河溪拍摄的水下照片,展现鱼类最真实自然的颜色和行为,期望唤起大众对淡水鱼类保育的关注与重视。



多样的海南淡水鱼


很多人都会认为终生不离纯淡水生活的鱼类,才是淡水鱼。但其实有些河溪鱼类都会在某个生命阶段洄游至河口甚至海洋,一些海洋鱼类也会间歇性地入侵纯淡水河段,而大量广盐性鱼类一生都生活在河口的半咸水地带。因此,从河流水源地到出海口内发现的鱼类,广义上都被鱼类学者归类为淡水鱼。按照笔者统计,约有300种鱼类以海南的河溪为家。


▲ 广布海南低地的条纹小鲃(Barbodes [Puntius] semifasciolatus )是典型的初级淡水鱼


鱼类学家会按照它们的生态类型,把起源于淡水而且终生栖息于纯淡水的类群称为“初级淡水鱼”(如鲤科和爬鳅科等);起源海洋,但在淡水生活的鱼类则列作“次级淡水鱼”(如青鳉科和合鳃鱼科等);把偶尔进入纯淡水生活的海洋或河口鱼类归类为“周缘性淡水鱼”(如鲈形目的塘鳢属或鲻形目等)。


海南也有不少“洄游鱼类”,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需要在海洋及淡水间洄游。当中最有名的,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鱼类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这种大型鳗鲡一生都栖息于河溪水库中,但繁殖期成鱼会长途洄游到深海产卵场繁殖,孵化后仔稚鱼随海漂流,再上溯河溪成长。


▲ 花鳗鲡是洄游能力强悍的鱼类,可在深山河溪甚至被大坝阻隔的水库里被发现


在海南的洄游型淡水鱼中,更多的是“两域洄游”类型,如虾虎鱼中不少物种一生栖于淡水,但仔鱼孵化后随水漂流入海,育肥后幼鱼重新上溯淡水生活。


▲ 多鳞枝牙虾虎鱼(Stiphodon multisquamus)是生活在清澈溪流中的两域洄游鱼类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岛不少周缘性鱼类对纯淡水的适应性有较大的地区性差异,而有一些是两域洄游或河口鱼类经常发现能在纯淡水繁殖的陆封性种群。


昌化江和万泉河流经平原地貌的河段较短,因此水色较澄清,水流较湍急,鱼类组成中亲流性的鲃亚科、野鲮亚科和爬鳅科也相对丰富。南渡江流经岛北部的平原地区,河道蜿蜒,水流缓慢,沙泥较多,鱼类组成中平原江河鱼类明显较多,如鲌亚科、鲴亚科、鮈亚科和鱊亚科等。笔者调查的结果表明,海南岛海拔600米以下的河段鱼类多样性最丰富,上游的鱼类多样性明显减少,1000米以上鱼类更为稀少。


由于溪流湖泊的底质颜色相对单调, 淡水鱼色泽一般比较朴素。但在繁殖期,一些物种特别是雄性会换上鲜艳的婚姻色以利求偶。一些物种的身体构造在繁殖期也会发生变化,如鳍条延长,身体特别是头部长出“珠星”,即特化的皮肤硬化突起物,呈乳白色,大小、形状上每种不同。


▲ 虹彩光唇鱼(Acrossocheilus iridescens)的斑纹和体色会随年龄改变

▲ 在繁殖期,细尾白甲鱼(Onychostoma leptura)会在上唇长出"珠星"



呵护淡水生境,保护淡水鱼类


科学家估计地球上1/3的脊椎动物依赖淡水生存,因此淡水生境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生态系统。但建坝、防洪、引水等工程,过度抽水挖沙,工、农、生活废水污染等破坏淡水生境,加之酷渔滥捕、外来物种入侵、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令淡水鱼的保育状况雪上加霜。科学家估计过去40年间淡水生物的种群数量剧减约一半,而近年有报告指出约有1/3的淡水鱼物种有灭绝的危机。由于一般人难以观察到水中游鱼数量和构成的变化,它们的受危状况并未受到广泛关注。


海南的淡水生境由于人类发展逐渐退化,加之过往一些破坏性的捕捞方式,大型鱼类种群一直在急剧减少。此外,河流被堵建水库、过度抽水挖沙等问题也加剧海南淡水鱼类资源的衰退。由于海南的水产养殖业兴旺,近10多年更发现多种掠食性外来鱼类入侵扩散,情况令人忧心。从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可发现,不少海南特有或全球局限分布的鱼类,如大鳞鲢(Hypophthalmichthys harmandi)、海南瓣结鱼(Folifer hainanensis)、海南吻孔鲃(Acrossocheilus ikedai)、盆唇孟加拉鲮(Bangana discognathoides)等已十分稀少,甚至可能已灭绝。总体来说,作为捕捞对象,需要洄游或清澈干净流水的物种,特别是鲃亚科和野鲮亚科的物种受危情况最为严重。


▲ 海南万宁市的一条小河水质洁净,鱼游虾嬉,呈现出海南河溪丰富多彩的一面


幸运的是在海南一些偏远河溪、山区支流还保存较完整的土著鱼类群落,其中有部分流域已经纳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保护范围。此外,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与相关部门近年在河流生态和淡水鱼类保护和恢复方面实行一系列措施,如在万泉河流域设定禁渔期、增殖放流等,积极促进恢复海南淡水鱼类。如果能更有效控制污水排放和过度抽水挖沙,在基建设计上考虑河口至上游的连通性以保护洄游路线,在公众教育上消除竭泽而渔的捕鱼观念,海南丰富的河川鱼类资源有望得到进一步恢复。



推荐阅读 



海南的热带标志性蝴蝶


海南两栖爬行动物


期待已久的海南鸟类名录


小小赤麂出生了!


“离地森活” 展览带你到雨林认识长臂猿


怀旧星期四系列


发现鹦哥岭(一)


发现鹦哥岭(二)


发现鹦哥岭(三)


发现鹦哥岭(四)


寻找海南长臂猿(一)


寻找海南长臂猿(二)


寻找海南长臂猿(三)


大都市的大自然系列


香港──大都市的大自然


香港兽类──不被打扰的都市生活


香港城市中心的动物


兰花──低调的林中仙葩


蝶舞香江


两栖爬行动物──绿林庇护的精灵


金钱龟──残存的小种群


香港猛禽──无处不在的空中猎手


观鸟──在香港不奢侈


香港珍稀树种的保护和森林恢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嘉道理中国保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